白露到寒风来,养生需注意,小心疾病找到你

北京中科白殿疯眞棒 http://baidianfeng.39.net/a_yqyy/130805/4232310.html
白露09/07农历八月初一

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,当太阳到达黄经度时为白露。
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中说:“八月节,阴气渐重,露凝而白也。”天气渐转凉,会在清晨时分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,这是因夜晚水汽凝结在上面,故名白露。

古人以四时配五行,秋属金,金色白,故以白形容秋露。进入“白露”,晚上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。

白露习俗/09/07

1、品白露茶

民间有“春茶苦,夏茶涩,要喝茶,秋白露”的说法。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、不经泡,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,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,尤受老茶客喜爱。

2、酿白露米酒

每年白露节一到,江浙一带家家酿酒,其酒温中含热,略带甜味,称“白露米酒”。

3、吃龙眼

福州有个传统叫作“白露必吃龙眼”的说法,因为龙眼有益气补脾,养血安神,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。

白露衣食住行顺应天时

/09/07

不知不觉间“出门热成狗”的日子渐渐离我们远去,仿佛露从今夜白;“下雨烂白露,天天走溜路。”也真实的感受到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,白露养生顺应节气,需要“衣食住行情养”面面俱到,不愁多事之秋!

1、早晚及时保暖适当秋冻

常听老人讲“白露身不露,寒露脚不露”,却又让“春捂秋冻”,这是不是忒矛盾了点呢?“白露秋分夜,一夜冷一夜”不是假话,白露之后天气冷暖多变,尤其是早晚温差较大,因此白露养生要注意保暖以防诱发伤风感冒等疾病。

如果是病人、老人、体弱者,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服,最好出门带一件外套。面料以纯丝、纯棉或混纺为好,防凉又止燥。还要注意腰腹部、膝关节保暖,不要“刻意”露出后背和肚脐。夜晚要关上窗户,换上长袖衣入睡,将薄棉被备在床头十分必要。那么秋冻是怎么回事?

中医认为:秋季适量的凉爽刺激,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,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。有助于健康的度过冬季,增强抵抗力减少疾病的发生。专家建议“秋冻”要因人而异,对于正在生长发育的婴幼儿、身体调节功能较差的年老体弱者、体质较弱者;有支气管炎、哮喘病、冠心病等人群是不宜“秋冻”的,此外健康人群也要适当的秋冻。

2、养肺咽津防秋燥

白露是整个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。从白露后天气转凉,口干、唇干、咽干、皮肤干燥等症状随之袭来,这些都是典型的“秋燥”表现。白露养生饮食应当以健脾润燥、滋阴养肺为主,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,宜吃营养丰富、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。这时不妨多吃以下食物:

疏肝健脾、益气生津:太子参、山药、甘蔗、蜂蜜、芝麻等。

疏肝理气、健脾生津润燥:猪肉、鸡肉、白芍、百合、银耳、木耳、梨等。

清热生津、益气养肝:太子参、萝卜、茉莉花、猪肉、鸡肉、淮山、梨、荠菜等。

清热润燥、健脾益气:山药、甘蔗、山楂、荸荠、玉米、蜂蜜、太子参、玉竹、石斛、猪肉、鱼肉、鸡肉等。

清热、健脾益气:猪瘦肉、鸡肉、百合、太子参、淮山、白术、茯苓、粉葛、荸荠、薏苡仁等。

3、夜晚睡卧加床薄被

白露是一个表征天气转凉的节气,虽然白天的气温仍可达三十多度,但夜晚仍会较凉,日夜气温差较大,若下雨则气温下降更为明显。

因此白露养生要注意早晚添加衣被,不能袒胸露背,睡卧不可贪凉,所谓“白露勿露身,早晚要叮咛”正是说明这个道理。

4、外出锻炼动静结合

秋天气候宜人,是一年中难得锻炼身体的好季节。而白露节养生重点是加强身体锻炼。但这段时间人的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,生理机能趋于活跃和加强,容易超量锻炼,结果引起过分疲劳,影响健康,还容易引发运动损伤。

一般来说,老年人可以适量的散步、慢跑、登山,或者选择习练养生功法,如内养功、八段锦、易筋经等来动静相宜,更好的让气血循行,增强人体的免疫力。因此白露季节选择运动项目应因人而异,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。

5、常常悲寂寥不如呼朋引伴

秋天花草树木开始凋谢,人们易于悲伤。因此白露养生要保持愉快的心情。如多与朋友进行交流,以免心情抑郁。另外中医认为笑能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气,呼出浊气,加速血脉运行,调节人体机能,消除疲劳,恢复体力。

6、肺脾胃的养护要当先

干燥是秋天气候的一个基本特点。这时如果人体抵抗力下降,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冷乍热的刺激,抵抗力减弱,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,极易使人伤风感冒,还会引起扁桃体炎、支气管炎和肺炎。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,症状也往往加重。所以要特别关心肺,因为燥邪首先犯肺,这个时候可以多选择灸法、砭术、药浴等温和调补的手法,配合润肺的膏方进行调理。

此外因为秋凉之后,外则暑阳渐炽,内则微阴初生,昼夜温差变化大,是脾胃病高发季节,特别是有溃疡的患者,更易复发,应当调停脾胃,故患有慢性胃炎或者胃、十二指肠溃疡的人,要特别注意胃部的保暖,多种针对性的脾胃调理,疏通脾胃经络,排出堆积在脾胃内的垃圾、湿气、毒素,激活脾胃的运化功能,否则会让湿毒留滞肠中,致使腹痛、泄泻等。

白露养生三宜三忌

/09/07

1、三宜

01.宜吃核桃

农谚讲:白露打核桃,吃核桃。

白露时节,正是核桃的成熟季节,营养也最丰富。

核桃是四大坚果之一,有“万岁子”“长寿果”“养生之宝”的美誉。

中医上认为它可温肺定喘、润肠通便、提升身体阳气。

白露时节天气变凉,最适合吃核桃来温补身体。

02.宜吃梨

秋天主肺,要防秋燥,梨可以润燥、镇咳、降火。

秋天吃梨,既可以生津润燥,也可以清热化痰。

但是梨本身性凉,所以孩子和老人不宜多吃,可以加冰糖做成梨汤,不仅可以降低凉性,而且润燥效果更好。

03.宜吃龙眼

福州一带有白露必吃龙眼的习俗。

传说,白露这天,一颗龙眼的营养能顶一只鸡。

龙眼本身营养丰富,既可以益气补脾,也可以养血安神。

有助于治疗贫血、失眠、神经衰弱。

白露时节,龙眼核小味甜,是难得的美味与食疗佳品。

2、三忌

01.忌袒胸露体

中医讲:“白露身不露,寒露脚不露”,是说白露时节,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了。

白天温度依然近三十度,但是早晚温差会高于十度。

风寒配合秋燥,不仅会对肺部造成伤害,严重的还会损伤筋骨,造成风湿、痛风。

所以,切记穿短裤背心,或者裸露身体,早上起床,傍晚下班,要及时增加衣服。

晚上睡觉的时候,及时添加被子,不能贪凉,谨防着凉。

02.忌吃辣

白露时节,秋燥严重,最容易消耗人体的津液。

人的口鼻、咽喉,容易干燥,大便干结,皮肤干裂。

秋燥严重,最忌讳饮食上的放纵。

辛辣燥热的食物一定要少吃。

多喝水,多喝粥,多吃富含vc的柚子、西红柿,对抗秋燥。

03.忌过度进补

马上进入仲秋,很多地方开始流行贴秋膘。

加上秋季食物供应充沛,很多人一不小心就容易吃多。

为迎接冬季的到来,人体内还会储存御寒的脂肪。因此,热量的摄取大于散发,稍不小心,体重就增加。

秋季人的脾胃最是虚弱,最易造成消化不良。

所以,秋季进补要适度,以粥品温补为益,切忌暴饮暴食。

白露养生一“少”两“多”

/09/07

1、初秋养脾,少吃“瓜”字辈

夏季人们对西瓜情有独钟,特别是凉爽可口的冰镇西瓜,几乎成为人们消解暑热的必备品。西瓜本来性寒,若这“寒瓜”再在冰箱里一放,简直就是“雪上加霜”,尽管其清热解暑的效果较好,吃上去很过瘾,但多食对脾胃的伤害却是很大的。有些人西瓜吃多了会拉肚子,甚至出现头昏乏力、身体困重等现象,就是因为湿邪困脾所致。所以过了夏天,西瓜基本上也该退出“历史舞台”了。

2、应对秋老虎,多吃“豆”字辈

不宜吃瓜类,但是夏末秋初暑气逼人该如何应对呢?

绿豆:生活中有些食物即可消暑又可化湿邪,最广为人知的就是绿豆汤了。那汁液碧绿的绿豆汤不仅可解暑热之毒,还可化湿,助你的脾胃解围。

红豆:道医认为其有健脾利水、清热除湿、消肿解毒的功效。由于红豆性善下行,通利水道,所以经常服用还有减肥的功效。对于爱美的女士而言,若是担心因“贴秋膘”而致身材变形的话,可以配合着多喝些红豆汤。

3、初秋进补,多食鸭肉

对于身体弱的人而言,秋季还是应该吃些肉类补一补的。在肉类的选择上,以鸭肉为最好。因为秋天的鸭子是最肥嫩的,而且还有一定的医疗功效。秋天燥邪严重,吃些凉性的鸭肉,对于体内有热、爱上火的人而言,便可起到祛火除燥的作用。

饮食作为保健措施首先是以预防疾病、延年益寿为目的,而饮食对人体的滋养作用,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保健预防措施。

凡是因过敏引发支气管哮喘的病人,平时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腥、生冷炙烩、腌菜、辛辣酸咸甘肥的食物,最常见的有带鱼、螃蟹、虾类、韭菜花、黄花、胡椒等,宜以清淡、易消化且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。

内一科诊疗范围

各种眩晕、头痛、脑动脉硬化、中风(脑梗塞、脑出血)、血管性痴呆,帕金森病,癫痫,睡眠障碍,周围神经病变;冠心病、风心病、心衰,心律失常,心脏瓣膜病,高血压病;急慢性胃炎,肠炎,胃食管反流,消化性溃疡,消化道出血、肝硬化,胰腺炎,功能性消化不良,便秘,急慢性肾炎、肾性水肿,尿路感染及各种肿瘤、癌症。

主任介绍PROFILE段志和医务科科长、内一科主任副主任医师

南华大学临床医学,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双本科学历,学士学位。南充市老年医学会专委会委员,南充市肺癌专委会委员,曾工作医院,参加广东省全科医师培训,医院进修,从事内科工作近20年。擅长内科、老年病科常见、多发、疑难病的诊治。

联系

内二科诊疗范围

开展呼吸系统疾病诊疗:急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支气管哮喘、支气管扩张、气胸、胸腔积液、咯血、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、呼吸衰竭、肺源性心脏病、支气管-肺良恶性肿瘤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、睡眠呼吸疾病、肺间质性疾病、肺栓塞等肺血管疾病、各种原因导致的支气管狭窄等。内分泌疾病诊治范围:胰岛疾病(糖尿病、胰岛素瘤、低血糖症等),甲状腺疾病(甲状腺功能亢进症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、甲状腺炎、甲状腺肿瘤等),肥胖症、骨质疏松症、痛风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。

主任介绍PROFILE刘定辉内二科主任中医内科学主治医师

中医针灸学主治医师

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,全日制本科学历,医学学士,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12年,四川省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,四川省县级骨干医师,曾在成医院呼吸内科及消化内科进修学习,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咳嗽、哮喘、急/慢性支气管炎、肺炎、肺气肿、肺心病、呼吸衰竭/心力衰竭、肺癌、糖尿病、肝炎、肝硬化等内科常见病、多发病。

联系

医院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feigesit.com/nzzq/9753.html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